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65章 一朝身死如燈滅七夕會成白事祭

關燈
徐禮原是陪她過了生辰立時就要回去的,哪裏知道蓉姐兒生辰才過了三兩日,王家塘就送了信來,說是王老爺身上不好,眼看著便不行了。

今歲為著送王老爺家來,出茶已是遲了,若不是茶路通了,又有自家的鋪子銷貨,定是要賠本的,這會兒王四郎只怕還在往蜀地去的船上,他總有一年沒見過陳仁義,兩個約定了見一面,再說說到綢鋪子的事兒。

秀娘一聽這話趕緊收拾衣裳,叫來旺來福兩個預備下船,王家塘的老宅子自遷墳便蓋起來,前後總有三十來間,前年蓋好一向不曾住過人,王老爺回去了就住在正房裏。

他總歸有這麽一樁心病,日日對著過世妻子的墳塋,拈了香說上兩句話,原還當守了她便不會再作那夢,誰曉得夜夜不斷,夢裏頭妻子還同他說起話來。

秀娘不好在丈夫面前說些甚,也只跟潘氏兩個說一回:“哪裏就那麽些個鬼鬼神神的,若真有靈在,早八百年就立到他床頭去了。”把幾個女兒折騰成這樣子,換作是她夜裏飛魂也要去尋仇。

潘氏雙手合什念了一句佛:“許是真事兒,你家公爹原是個官兒,頭頂上壓著官帽子,尋常東西怎能進得身,那可是官老爺,天上的星呢,如今他不做官了,想是壽數也到了,人氣兒弱了呀,你婆婆可不就找來了!”

秀娘越聽這話越是膽顫,趕緊也念一聲佛:“娘趕緊別說了,我這骨頭都打顫了。”朱氏雖沒跟著到鄉下去守墳,在濼水呆著也不見得就好,女兒嫁了,孫女眼看著也要出門,剩下王大郎跟蘇氏兩個,日子哪裏還能好過。

如今收到王老爺不好的消息,秀娘怔一怔才立起來,問那個報信的:“到底怎麽個不好法?”回來的報不好,總也折騰過兩回了,王四郎不在家,她這個當兒媳婦的定要回去看,若是要去,她這頭也得盡早備起來。

“是不好,王家塘大伯家的叫咱來報信,躺在床上便只有進氣兒無出氣了。”這話一說,秀娘趕緊收拾東西,又著人去各處報信,又叫丫頭把帶來的東西都收起來,若真有了孝,便不能再住在沈家了。

潘氏跟著她忙前忙後,一拍巴掌:“你趕緊著跟她三姑說一回,若真有事,那親事可得快著些。”連朱氏那兒也少不了跑一回,小廝來來回回五六次,還得去泮水報給杏娘桃娘知道。

蓉姐兒急著翻箱子,尋摸了半日只尋出兩身清淡顏色的衣裳來,一身竹葉青的,一身藍雲緞的,便是這兩身也不能用,一件拿閃緞包了邊,一件盤了繡金領。

還是潘氏想著了:“妍姐兒她外家辦喪事,做了幾身藍的綠的,我去開她的箱子尋出來,那素銀的頭面也一並尋出來罷。”

秀娘也尋了孫蘭娘的衣裳來換了,如今她還有哪件衣裳不盤金,倒是蘭娘那幾件守孝衣裳是素的,連銀邊都沒挑,如今穿著正合適。

這頭理東西,那頭又去尋了玉娘,要是辦喪事,要的孝服孝幡孝布,掛的繡像,挑黑線藍線繡的布幛,殮衣纏帶衫裙直綴,一樣樣都缺不得,最要緊的一件壽衣,那卻是怎麽華貴怎麽來。

她這裏先拿出緞子來,又拿了五十兩做定錢,叫玉娘請人先繡起來,若要別個再差了人來報信,茂哥兒還在睡午覺,小黃趴在他肚皮上,大白給他當枕頭,叫人推醒了哼哼兩聲要哭,叫蓉姐兒一把抱了,也不要養娘動手,扶住他坐定了換上素緞無花的衣裳。

茂哥兒衣裳顏色雖不對,卻因著小娃兒費衣裳,不曾做那盤金的,家常穿著便能見人,一家子帶了箱籠雇了船只,坐上船就往王家塘去。

還是蓉姐兒叫甘露尋個小廝去清波門報信,徐禮只能呆到七夕,想好了跟蓉姐兒一處,越是這絲蠶地方越是要乞巧的,還要掛花燈放河燈,家家都要炸巧果子,今歲花駁岸邊還拿彩紙紮了個鵲橋,牛郎織女拿彩紮了,下這一排都是巴掌大的喜鵲,卻是今年年成好,各家富戶出的錢辦節。

蓉姐兒知道了等徐禮又來,送出門去時道:“你留下來過七夕吧,還要踩鵲橋呢。”徐禮再想不著竟是她先開的口,笑著應下來,把那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念了不知多少回。

既有了這事兒,七夕定是過不成了,總要使個信去,不好叫他白等,茂哥兒被驚起來,揉著眼睛撒嬌,趴在蓉姐兒身上,小臉鼓出一塊,眼睛還瞇著,不一會就打起小呼嚕。

秀娘卻皺了眉頭,若真有個不好,喪事可得立時辦起來,便是高價買得冰來,也放不了那麽久,她心裏想一回,又趕緊念一聲佛,只盼著王老爺能多撐些日子,等到兒子回來。

王老爺卻沒能多留幾日,只秀娘帶了孩子趕回來,另幾個女兒離得近也還沒趕進家門,王老爺卻在七月初一這一日,撒手去了。

到彌留之際,他已是分不清眼前誰是誰,只茂哥兒上前,他才動動眼皮,扯扯嘴角笑一笑,臨到走了時,回光反照,拉住秀娘:“你是好個,總算沒給四郎配錯人,別個也就罷了,只梅娘,能幫襯就幫襯一回,她那日子,過不下去。”

秀娘紅了眼圈應是,王老爺又看了一眼茂哥,眼睛一闔,不一時眼睛鼻子耳朵裏頭都流出血來,秀娘自家怕的打抖,卻記得去遮茂哥兒的眼睛,又叫女兒趕緊著把兒子抱出去,自家尋了個收身的來,壽衣也穿不上了,這血抹去了,就又流出來,浸出一盆子血水來。

蓉姐兒心口惶惶的跳,家裏三間屋聚的全是人,她抱了茂哥兒不敢往房子裏走,尋了個院子角落坐在涼磁墩上,茂哥兒還是嚇著了,抱著姐姐不則聲,腦袋伏在肩窩裏。

甘露蘭針這樣的貼身丫頭也還在外頭忙亂,一家子認識的不認識的全來了,俱是住在王家塘的,都姓了王,上門就是親戚,管他拐了幾個彎兒,只要上了門就要好茶好點的招待。

蓉姐兒正惶恐不安,墻那頭行過一個人來,她原是側了眼睛去看,手緊緊抱著茂哥,後頭只跟一個養娘,便連她也要去燒茶湯。

“妞妞!”那人一轉過來就叫她的小名,蓉姐兒皺皺鼻子,徐禮一步上前,看見她眼圈紅紅的,眉毛也皺在一起,柔聲問她:“這是怎的了?”

“阿爺沒。”回他的卻是茂哥兒,他張了手就要徐禮抱,蓉姐兒心口發虛,也顧不得問他怎麽來的:“阿爺流了好些血。”

徐禮一聽心裏了然,這是裏頭心肺壞了,一口氣不散無事,散了氣血就流出來,他拍著蓉姐兒的頭溫言寬慰,轉身就吩咐覘筆去問甘露討一個白帶子來,又拉住蓉姐兒:“你的屋在哪兒?等會子怕有人要進來哭靈,先抱了茂哥兒往你屋裏去,別讓人驚著了他。”

裏頭正在收拾穿衣,等穿好了壽衣裳,就要擡出來叫人哭靈的,蓉姐兒立時站起來,揪著他的袖子不叫他走,一路揪到房門口:“你呆著罷。”她還是害怕,跟王老爺是打小失了親近,後頭雖住了一年,到底還是不親,心裏也難受,卻更害怕。

一屋子便只有他們三個,徐禮知道不合規矩,覷著沒人摸摸她的頭:“你坐著,我叫人來陪著你。”覘筆去了,捧硯還在,使了個眼色,捧硯趕緊跑去叫人。

一院子亂紛紛的,秀娘經過上回蓋墳也算知道白事該怎麽辦,預備下的孝衣趕緊換上,首飾俱都卸下來,戴上白絨花,再派了人去請陰陽先生,總要看時批書。

還得去寺裏請和尚來念經,家裏有那會念的人,也不拘是什麽經,先念了出來,甘露幾個忙得腳打腦後跟,哪裏還能分得出身來。

徐禮見這一家子亂的沒個章法,抱了茂哥兒出來,闔上門道:“你先把衣裳換過,前頭要哭靈,你們倆個總發跪的。”家裏沒個主事的男人,秀娘想著一樁就吩咐一樁,肚裏原是有章法的,叫那幾個上門親戚一嚎,又要分神去同她們說話,半日只吩咐了幾件事,那一個個還纏著她說情份哭王老爺。

覘筆尋了白布過來,徐禮因著是孫女婿紮了一條在腰上,所幸穿來的也是藍衣裳,兩個書僮因是徐家人倒不必綁白,蘭針從前頭掙脫了回來,蓉姐兒已是換了衣裳,茂哥兒也換過了,身上披著麻頭上頂了孝。

徐禮往前去請安,秀娘後頭能理事,前邊男人卻無法交際,眼見得徐禮趕緊把他支出去,鄉下人家定了親,就是半子了,這時候不撐門戶甚個時候幫著頂。

徐禮母親喪事時候便是他一樣樣跟著看過來的,既幫著分憂,王家的小廝夥計俱都識得他,曉得這位是大姑爺,也都聽他的指派。

那些個叔伯堂兄弟,隔得近的還好,那隔得遠的,帶了婆娘過來便是想借機揩回油,便是摸雙銀杯子銀筷子去,也算是賺了。

徐禮一出來,先還不識得,等別個一說曉得是姑爺,眼睛一掃,瞧見頭上戴了方巾,又知道家裏是世代作官的,心裏先不敢小看。鄉裏這些年統共才出得幾個秀才,眼見他年紀又輕,生得又好,再一開口有條有理,按排人靈堂,置上冰盆,再督促家下人都換上孝衣服,把那孝帽白布著人看著放在門邊,有人來了就扯一條給紮上。

最要緊的是念經的,《密多心經》、《藥師經》、《解冤經》、《大悲中道神咒》輪回著念,把那陰陽先生批的時書在靈前燒化,這才算是開了冥路,有引路王菩薩引他往陰司裏去。

那陰陽先生又斷了說要等到五七之後方有好日子好破土下葬,既這麽著,冰更得著緊著來,靈堂裏陰惻惻,再擱上冰進去骨頭都打寒,蓉姐兒惶恐過了看著秀娘力氣不支,再看弟弟又只會抱了人縮在後頭,便自家去跪在堂前,火盆裏頭燒起冥紙來,有人來吊唁陪著回個禮,甘露便跟在她身後,再叫一個小廝打磐,幫著點燭燒紙。

外頭還要請了木匠來搭彩棚,度著地方寬敞總要搭上五間大棚,秀娘再派了人去接裁縫來,就歇在屋裏,一身身的裙裳做起來,再著人去買孝布黃絲。

也不管活計好不好了,白絹先裁得了掛起來,床上也圍起白布,舊年還餘下些杉條,蘆席卻是不能用了,俱都要再辦新的來,等這喪事支起來辦著,那王家塘裏,再沒一個不知道,王四郎有個厲害女婿。

“那是要做官的,這個後生生得這麽好,做事倒利落,那起子打歪主意的,卻都熄了火。”一個兩個俱都這樣傳,等王四郎從蜀地趕回來,四七都快過了。

一回來先給換上孝衣,扶了屍身痛哭一回,這樣大熱的天,屋裏又是香又是燭的,屍身總有些味道,哭過了進屋知道是徐禮幫著支撐,倒又高看他一眼,秀娘人懨懨的,茂哥兒小臉都瘦了一圈,看見王四郎就抱了腿要爹抱。

“爹,還差著一付棺木呢,倒有幾種備下了,匠人也都是現成的。”秀娘叫這天折騰的吐起酸水來,又是洩又是吐,只在屋子裏頭養病,手上的事都叫蓉姐兒接了去,如今便是徐禮整日在一處,也沒個人說嘴了,兩個一力承辦了喪事。

“不怕,你陳伯伯知道家裏治喪,給一付好板子,便用這個罷了。”蜀地桃花洞出的好壽木,陳家藏得幾付,知道王四郎家裏出事,均出一付來,擡出來就叫匠人切開,急趕著把壽木做出來。

那幾個姑子也帶了家眷住了回來,只桂娘守過三七就又帶了蘿姐兒回去,急趕著百日裏出門,這麽些個姑子,一個伸手幫忙的也無。

雪娘一樣樣都會打理,可她翻臉就要把五十來炷冥燭高香彩帛緞子跟一百個發糕饅頭減掉一半兒,叫秀娘止住了,便一疊聲的說過奢過費了。

梅娘倒是肯做,可人實不機靈,同她說一百條杉條,三十二匹絹,她都能給記差了。蓉姐兒不要她相幫,還不如就老實坐著,不給別個裹亂。

個個倒是都披起麻戴起孝來,當著那豬羊金銀山閑磕牙,一等有人進了門,連聲就嚎起爹來,張著嘴半滴淚也不曾淚,倒是梅娘哭的倒在地上,另兩個哭完了照樣直身子來,從袖袋裏摸瓜子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